工商銀行傾力服務雄安新區高標準高質量建設

中國工商銀行雄安分行(以下簡稱“工行雄安分行”)立足雄安新區“兩個并重、三個并舉”階段性特征,以領軍銀行姿態服務雄安新區高標準高質量建設“上臺階”,在信貸支持、金融創新、服務疏解等領域發揮標桿引領作用,為雄安新區高質量發展注入金融動能。
積極有為促發展,助推高質量建設“上臺階”
積極保障重大項目建設。緊跟雄安重大項目融資需求,加大貸款投放力度,全力服務疏解央企、骨干交通、標志性項目等重點領域,累計實現京雄城際、京德高速、商服中心、R1線、國貿中心、東西軸線等34個重大項目融資全覆蓋。結合雄安實際,創新“雄安發展貸”,已審批項目28個,累計投放超100億元,重點支持央企總部大樓、市場化地塊等疏解配套項目,助力啟動區建設跑出“加速度”。
積極擴大普惠金融覆蓋。落地雄安首筆供應鏈融資,累計為8500余家企業提供近280億元的供應鏈支持,重點服務容東、容西、雄東等片區開發。落實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開展“千企萬戶大走訪”活動,觸達企業6000余戶,高效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題。落地經營快貸、種植e貸等多個特色普惠場景,將更多信貸資源投向科技創新、普惠金融、鄉村振興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積極深化綠色金融服務。設立雄安首家綠色低碳網點,大力支持白洋淀生態治理、清潔能源、綠色建筑、城市污水治理等項目,落地雄安首筆碳減排支持工具、首筆碳資產交易、首筆光伏新能源等綠色信貸,綠色貸款累計投放750億元,引導“生態”要素集聚,助推雄安向“綠”向“藍”發展。
金融創新作表率,助推高水平管理“上臺階”
全力推進科技金融創新。設立雄安首家科創支行,打造“科技驅動+場景融合+生態協同”三位一體智慧網點,精準服務科創企業發展。統籌用好“表內+表外”“投行+商行”等方式,推動金融要素、產業要素、創新要素向雄安聚集,助力形成更多新質生產力。創新推出“雄安科技創新貸”,主動對接科創企業需求,累計服務科創企業超800家,落地首家疏解“小巨人”企業首筆貸款,實現雄安“小巨人”企業服務全覆蓋。
全力推進數字金融創新。業內首次將區塊鏈技術創新應用于征遷安置和工程建設場景,累計穿透式撥付征遷資金和農民工工資超1000億元,以數字金融創新護航“廉潔雄安”建設。打造企業跨省市“一鍵遷”系統,是全國首個省際企業遷移全程電子化系統。搭建工商注冊“一窗通”平臺,累計服務企業超5萬戶。落地多個“首筆”數幣場景,發放雄安首筆疏解央企總部數幣貸款,辦理河北省首筆數幣繳稅業務等。業內首創超級SIM卡數幣硬錢包“碰一碰”支付新應用,打造“數字身份+數幣”智慧支付示范區,簽發數字身份超7萬人。
全力推進特色業務創新。聚焦服務雄安新區高水平對外開放,落地雄安綜保區首單業務,助推雄安首筆跨境對外直接投資、首筆跨境風險參貸、首筆跨境人民幣外債等外匯業務破冰。上線行內首個跨境人民幣發薪平臺“跨境e發薪”,累計為近150余家境外中資企業提供發薪服務。
主動服務走在前,助推高質量疏解“上臺階”
用心服務招商引資。配合多家垂管單位開展招商引資、提供配套服務,搭建銀政企合作“金融橋”。圍繞疏解央企、高校、醫院個性化金融需求,提供“一戶一方案、一戶一團隊”綜合化金融支持,服務疏解客戶數量最多,打造了疏解客戶服務首選行。
用力服務疏解發展。發布國內首個服務央企產業鏈的“開放銀行+數幣智能存管+保理”服務方案,發放雄安首筆疏解央企總部大樓項目貸款、首筆疏解央企總部員工配套住宅項目貸款、首批疏解高校設備更新貸款,為疏解單位來得了、留得住、發展好提供強有力的配套服務支撐。
用情服務疏解人員。落地雄安首筆疏解人員北京市管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辦理雄安首筆提取住房公積金直付購房首付款業務;創新“雄安迎新貸”產品,精準解決疏解人員裝修、購車等多元化消費需求,助力打造時代宜居宜業的“人民之城”。深度參與雄安新區社保體系建設,助推京雄社保服務互通。聚焦疏解和產業發展所需,前瞻優化網點布局,2024年高效新建和遷址網點4家,率先在啟動區、高新區完成物業購置并籌建支行,擴大疏解服務邊界,延伸疏解服務“最后一公里”。(劉師豪、王偉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