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場景匯,打造創新高地創業熱土

借力場景匯,打造創新高地創業熱土
——解碼未來之城(一)
日前,在雄安科創中心一樓大廳內,工作人員正在進行數據核對。 本報記者 李 暢攝
編者按
雄安新區之新,貴在創新,成在創新。近8年來,省委、省政府致力于把雄安新區建設成為創新之城、魅力之城、未來之城,堅持以創新思維和理念抓創新,以撲面而來的現代化新氣象迎接各方來客。
借力場景匯,打造創新高地創業熱土;“一枚印章管到底”,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城市大腦”不斷擴容,為“云上雄安”提供源源動力……本報今起推出《解碼未來之城》系列報道,聚焦雄安新區在各個領域的創新舉措、創新場景、創新體制機制等,解碼未來之城的創新基因。
“北斗+室分地下空間導航”在雄安新區容東片區超大規模地下空間實現精準定位導航,中國科學院雄安創新研究院(籌)“伏羲農場”落地全國各地,眾多企業和科研團隊踴躍報名參加第二屆雄安未來之城場景匯各項大賽……以雄安為基點、場景匯為平臺,科技創新路徑正在悄然發生改變。
3月4日下午,中國科學院雄安創新研究院籌建組成員楊波剛剛送走一撥前來洽談合作事宜的客人。這是當天他接待的第三批客人。
自從去年5月,該院的智慧農業項目——“伏羲農場”應用場景參加首屆雄安未來之城場景匯大賽,并獲得智能農機裝備及關鍵部件賽道第一名后,全國各地的客人便開始源源不斷地前來與之探討合作。
“伏羲農場”的成功破圈,是場景匯強大“磁吸效應”的一個剪影。
2023年,河北省委、省政府推出雄安未來之城場景匯這項探索性、創新性的改革舉措。首屆場景匯成效明顯,匯聚全國818家團隊的1320項作品,其中377項獲獎作品中,有不少落地雄安,乃至走向河北、走向全國。
對于“伏羲農場”而言,場景匯帶來的紅利效應,早已蔓延至全國。
參賽獲獎后,除了在雄安新區雄縣運營500畝“伏羲農場”外,去年下半年,中國科學院雄安創新研究院(籌)多次參與中國科學院與農業農村部的合作交流。其中,去年10月,農業農村部聯合中國科學院在湖北省十堰市鴻鵠農機基地主辦智能農機創新與應用研討會。
“去年11月,在廣東舉辦的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上,中國科學院智慧農業體系規劃了600平方米的展廳,進行成果展示,其中主要包括‘伏羲農場’‘鴻鵠農機’等多個在場景匯亮相的項目。”楊波說,目前,中國科學院正在面向院內40多個涉農團隊征集農業相關科技創新項目,積極準備參加第二屆場景匯大賽。
如果說首屆場景匯是破冰,第二屆則是深潛。2024年底啟動的第二屆場景匯活動,新增空天信息、低空交通等5項大賽,優化整合6項賽事,形成11個專業大賽。升級,不僅是數量的疊加,更是模式的進化——對標國際賽事、引入部委指導、優化評價機制。
雄安未來之城場景匯組委會辦公室主任、河北省委雄安辦常務副主任吳海軍介紹,第二屆場景匯更加突出場景創新和資本賦能“雙輪驅動”,深化完善“比賽+展示+評價+交易+風投+場景應用+孵化轉化”的全鏈條科創服務體系,讓國內外高端創新資源加速在雄安匯聚、在河北孵化轉化。
借力場景匯,一座新城在今日的探索與明日的憧憬中,鋪展開打造創新高地創業熱土的時代畫卷。(記者曹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