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閱讀:蘋果紅了 我們想起了你——國家扶貧日追憶“太行新愚公”李保國

            蘋果紅了 我們想起了你——國家扶貧日追憶“太行新愚公”李保國

            2021年10月17日20:41  來源:河北日報
            原標題:蘋果紅了 我們想起了你——國家扶貧日追憶“太行新愚公”李保國

            10月12日一大早,李保國的妻子、河北農業大學林學院研究員郭素萍便從邢臺乘火車往保定趕。崗底村的蘋果馬上就要成熟,明天她要帶幾個學生對蘋果進行農殘化驗,確保進入市場的果品安全。

            從10月2日至11日,郭素萍一直在崗底、前南峪等地忙著給果農做技術指導。“這里是保國生前戰斗過的地方。保國走得突然,一些想干的事還沒有干完,我要盡全力來幫他完成。”郭素萍說。

            李保國,河北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人民楷模”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被習近平總書記譽為“新時期共產黨人的楷模,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他矢志于太行山區生態治理和群眾脫貧奔小康,35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山,用科技之手點石成金,讓140萬畝荒山披綠,帶領10萬農民脫貧致富。

            2012年4月13日,李保國在臨城縣為農民講解核桃樹修剪要領。(資料片) 河北日報記者 趙永輝攝

            他讓科技真正成為山區農民擺脫貧困、改變命運的“財神”

            國慶節一過,邢臺市內丘縣崗底村梁國軍和家人就忙著給果園里的蘋果摘袋,再過十幾天,這些蘋果就會俏銷市場。近年來,靠著種蘋果,梁國軍家里買了汽車,蓋了新房,還在縣城給兒子買了樓房。

            “多年前,吃不飽穿不暖。現在,我們能過上這么好的日子,都應該感謝恩人李保國老師啊!”梁國軍感慨。

            農村長大的李保國最見不得老百姓受窮。

            1958年,李保國出生于衡水市武邑縣的一個農村家庭。1981年,作為恢復高考后的第一屆大學生,李保國在河北林業專科學校(河北農業大學林學院前身)畢業后留校任教。當時,正逢學校決定在太行山區建立產學研基地。于是,他積極響應號召,走進太行山深處的邢臺縣前南峪村。

            從這里開始到生命的盡頭,李保國把一生都獻給了太行山。

            當時的太行山,石頭多、土層薄、不涵水,水災旱災頻發。脫貧致富,成了山區群眾的“心頭大事”。

            看著那一座座“石頭山”,李保國以愚公移山的勁頭,跟石頭“杠上了”,他跑遍了山上的溝溝壑壑,研究改善土地的方法。最終,“山中造地”的辦法聚集土壤和水流取得成功。前南峪的土厚了、水多了,樹木栽植成活率從原來的10%一躍達到了90%。

            李保國因勢利導,引導農民栽蘋果、種板栗。農民不會種,他就面對面講、手把手教……幾年下來,前南峪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村。

            李保國認為,全面小康,短板在山區,科技是杠桿。為了幫助太行山區的百姓脫貧致富,他經常起早貪黑,鉆溝爬嶺,風雨無阻上山研究課題,先后取得研究成果28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18項,技術累計應用面積1826萬畝。他為崗底村研究出128道蘋果標準化生產管理工序,僅蘋果種植這一項,村民人均年收入就從不足百元達到3萬多元。

            他“以車為家”,夜以繼日,一年行程約4萬公里,除了完成學校的教學任務,幾乎天天奔波在路上。有一次,在石家莊,他一天之內轉了4000畝蘋果園,給農民做技術指導。

            他“不為名來、不為利去,一個心眼兒為百姓”。在林業技術推廣方面,他有求必應,從未收過農民一分錢講課費,從未拿過企業任何股份。無論何時何地,不管認識不認識,對慕名咨詢的農民,他都真心實意地幫著解答、幫著管理。曾經,一位素昧平生的普通核桃種植戶的一個求助電話,就能讓他星夜兼程往返一千多公里。

            由于長期的奔波勞累,2016年4月10日,李保國因心臟病突發,經搶救無效去世,生命永遠定格在了脫貧攻堅征程上。

            然而,從富崗蘋果、綠嶺核桃,到邢臺前南峪、平山葫蘆峪……李保國用科技之手點亮的這些品牌,照亮了山區千家萬戶百姓的幸福路。

            他給后人留下了學不盡的精神財富,科技的星火形成燎原之勢

            李保國走了,但是他用勞動和技術給農民開辟了一條致富之路,也給后人留下了學不盡的精神財富。他用智慧、汗水和生命點燃的科技星火,正在形成燎原之勢。

            2016年5月,河北農業大學率先組建成立“李保國志愿服務隊”,全校師生以李保國為榜樣,結合學科專業特點,深入開展科技幫扶活動。到目前,學校共組建“李保國志愿服務隊”分隊26支,小隊122支,成員總計953人。服務隊通過線上咨詢、實地幫扶等途徑共對接幫扶全省原貧困村105個,全年人均服務時長超過100個小時。

            作為“李保國志愿服務隊”的核心成員,5年來,李保國科研團隊的足跡遍布我省30多個縣(市、區),平均每年在扶貧一線工作超過300天,不僅鞏固了李保國生前的幫扶成果,還在灤州、易縣、灤平等地新建示范基地5個,獲得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等獎勵3項。

            作為李保國的妻子、李保國科研團隊的主要成員,60多歲的郭素萍如丈夫生前一樣,一年有300多天奔波在各個果園、基地,及時傳授果樹栽培先進技術。

            一個多月前,在一次水果種植現場觀摩會中,郭素萍不小心摔了一跤,導致腿部一處骨裂,醫生讓她多休息,否則嚴重了需要做手術。但是,她一刻也不肯休息,仍然拄著拐到處給果農做技術指導。“今年氣候條件特殊,對果園不放心,老覺得看一看心里才踏實。”郭素萍說,脫貧攻堅全面勝利后,面臨的是如何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讓脫貧群眾實現持續增收,她感覺身上的責任和壓力更大了。

            更多的人接過李保國的“接力棒”。

            崗底村組建了一支技術服務隊,像李保國生前那樣行走八百里太行山,圍繞果農需求面對面服務,點對點幫扶。同樣,賈莊村也建立了“李保國科技興農專家團隊工作站”,近年來,除了給當地果農提供技術服務,還為江蘇、北京、新疆等10余個省、市、自治區農民講技術、解難題,免費開展大型核桃管理技術培訓。

            賈志華是“李保國科技興農專家團隊工作站”的一員,邢臺市臨城縣賈莊村人,他的微信昵稱叫“科技助農”。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前,他一年有200多天在全國各地免費為果農進行技術指導。如今,因疫情他出去的次數少了,但微信上、電話里與果農的聯系仍舊不斷。

            賈志華的微信朋友圈里幾乎每天都會發一張李保國的照片。“沒有李教授,就沒有我的今天。”賈志華說,由于家庭條件不好,他初中畢業后就輟學在家。因為李教授,他得以到河北農業大學林學院學習果樹管理知識。結業后,為了幫助他積累實操經驗,李教授每次到村里講課都會帶上他。后來,他們家通過科技脫貧致富。

            “‘我們搞果樹研究,歸根結底是要為農民服務’,李教授的這句話,我一直記在心里,我也要像李教授一樣,用科技帶領鄉親們致富!”賈志華說。(河北日報記者 方素菊)

            (責編:王紅、施云娟)

            排行榜一天一周一月


            微信


            微博


            分享


            返回
            頂部

            關閉

            登錄人民網通行證    立即注冊

            忘記密碼?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播放 | 性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日本中文字幕中出在线| 日韩精品无码视频一区二区蜜桃| 亚洲av激情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 亚洲精品色午夜无码专区日韩| 精品亚洲成α人无码成α在线观看 | yy111111少妇无码影院| 日本中文字幕免费高清视频|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专区桃色| 亚洲AV无码资源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AV麻豆|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V麻豆|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电影网|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大桥未久| 久久AV高潮AV无码AV| 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在线|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芒果| 中文字幕AV中文字无码亚|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 久久有码中文字幕| 色欲香天天综合网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AA片| 亚洲电影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 国产办公室秘书无码精品99|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内射一片色欲| 中文字幕有码无码AV| 国产激情无码视频在线播放性色| 2014AV天堂无码一区| 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下载|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日韩欧美国产中文| 色噜噜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av无码国产在线看免费网站|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 一级中文字幕免费乱码专区| 精品999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天堂在线最新版资源www中文|